文化大學校長徐興慶是高教圈裡,少數外語學院出身的校長,上任短短一年以來,文大的學生人數已衝上2萬名,為全台私校前三。惟近年來,各校爭搶境外生,台灣高中生也比過往有更多向外發展的機會,說起話來謙恭溫雅的徐興慶於是思考,如何在這場全球人才高度競爭肉搏戰中,幫助學生強化自身的「國際化」選項?
雖然當年沒有想過,出國能做什麼,但考大學時,志願卡上我只填了「英文」「日文」兩系,就是覺得有一天,我能走出去看這個世界。
補習、重考到第三年,我幾乎要放棄回家種田,更別說出國讀書。對海外的世界,家裡資源有限,我僅有一些模糊的想像,好不容易考上東吳大學的東方語言學系,現在叫日文系,讀到大二,我就立志當學者,還想到日本留學。
1980年代,商學大行其道,最多人讀的是企管,我前往日本九州大學,卻專攻日本歷史,也就是日本的「國史」,連幫我寫推薦信的老師,都向我再三確認,要不要改走較為熱門的日本語文。來自台灣、讀不同領域的留學生也總笑我,讀如此冷門的科系,注定畢業即失業。
冷門科系倒吃甘蔗 選擇教職更有利
但沒料到,8年後回國,剛創校的中正大學招聘企管系的老師,上百位海歸博士爭搶一個職缺。反觀人文領域,我一回國就收到不少學校主動聯繫,不是因為我特別好,只是當時放眼望去,只有我能精通日文與江戶時代日本史。
當年的我何其有幸,日文是唯一能讓我認識異文化的工具;現在的資訊發達,有許多學生大學階段就出國,管道更多,如果同學有夢,我一定鼓勵同學走出去。不過我也明白,經濟條件限制了許多同學的行動。
也就是說,除了問「我要不要在大學時期出國留學或交換」,更該問,就算在國內讀大學,沒有放棄留學夢的同學,也能有幾種方法,務實地促進國際交流。
在文大,有三種主要的國際化政策,幫助學生與國際連結。第一,大三大四學生可以出國留學、交換到我們398所,遍及37個國家的姐妹校,至少半年至一年,學分學校會儘量認列,減少學生需要延畢的可能。
月存2000元 就能圓出國進修夢想
在新生家長會上,我會鼓勵家長一起幫忙,讓孩子每個月存2000元逐夢基金。到了二年級,雖然不多,但至少出國時就會有筆機票錢,到了國外,即能體驗外國的生活。
為了增加誘因,學校每年還會依照學生的家庭狀況,發給300位同學2萬元獎學金,如果學生參賽有績優表現、或是弱勢家庭,都能排到優先順位。
第二,學校推動雙聯學位,碩士、博士都有機會,花一半的時間在異國學校接受友校老師的聯合指導,畢業後就能有雙方學校的文憑。目前已經簽訂22所學校,在今年底更將達到40所以上。
第三,是由學校媒合的短期海外打工。這不是一般打工度假,而是利用寒暑假,獲得工作的體驗。以日本為例,文大安排出去的暑期打工,學生一個月能夠獲得18萬日圓的工資,扣掉基本開銷還能有10萬元左右,兩個月就能有20萬元。
學校會努力向教育部爭取,承認海外打工成為通識學分,因為一趟海外打工,都包含前後各三天完整的訓練課程,時數符合就能認列。更重要的是,體驗過不同的民族與企業文化後,學生的態度都有很大改變。
學生變得好教,因為他知道自己在國際上競爭不足在哪裡,會看見自己的危機,也不再翹課、上課睡覺、滑手機,比過往我們以師長的身分去講100遍都還有效。我們會持續衝高赴國外打工的人次,只需要兩個月,很容易做到。
基於這些與國外交流的經驗,我們也和高中合作,有陽明、百齡、明倫等高中,有機會就讓文大的大哥哥、大姊姊們,帶著高中生一起出國移地教學,選擇在地的學校,也能有國際視野。
走出去對台灣學生而言是必然的,無需多言,回顧我自己國外留學的經驗,確實改變我的一生。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在一開始,就有能力與資歷在國外獲得學位,但我們會想盡辦法讓學生能有擴大國際視野與交流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