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 文
西元1600年德川家康所率領的東軍,在日本東西對的關原之戰中取得勝利,為綿延100年的戰亂畫下句號。1603年,德川家康獲日本朝廷任命為征夷大將軍,於江戶(今東京)成立了幕府(武士政權)──即稱江戶時代,這個時代維持260年以上和平而無戰事,直到1867年”大政奉還”(將政治實權歸還天皇)為止,堪稱為武士掌權時代的肇始。江戶時代的首都並不在貴族建立的古都──京都,而是轉移到工商業發達的江戶,近世都市也因此誕生。雖然當時仍是封建時代,但因長期和平沒有戰亂,不僅是工商業,科學、教育、藝術文化也有長足的發展,江戶也一躍成為不遜於巴黎或倫敦的大都市。
水戶德川就是德川家康最小的兒子德川賴房一門,以常陸國(今茨城縣)為領地。與其他兩位兄長:尾張(今名古屋)德川家、紀州(今和歌山)德川家一起並稱”德川御三家”。和其他諸侯不同,御三家並不在德川幕府下任官,而擁有次於將軍家的待遇。水戶德川家有個特殊之處,即歷代的藩主並不住在領地,而是定居於江戶名為”常府”的地方。尾張與紀州德川家與一般諸侯一樣,需要遵循定期往來江戶的居所與領地之間的”參勤交代”制度,只有水戶德川家得以免除。遊於能夠常駐於文化經濟的中心──江戶,立代的藩主皆熱心修學,特別是耗費250年的《大日本史》編篡事業,更讓水戶德川家成為”學問之家”而廣為世人稱道。
筆者於2010年臺灣大學舉辦的”朱舜水與東亞文明發展”國際學術研討會上,首次向眾多學者介紹”水戶德川家藏史料”之中國明朝儒者──朱舜水的相關未公開史料。朱舜水在明亡後的1665年東渡日本,於居留長崎之際,獲得水戶德川家的招聘前往江戶城,成為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圀的學問之師。朱舜水一直居住在水戶德川家的藩邸中,直至1682年過世為止,期間培養了許多學者。眾所周知,朱舜水的存在,對於日本儒學的發展起了莫大的影響,在我演講之後,許多學者前來詢問本人介紹的那些書簡、什寶類文物的內容。我們認為這些藉由東亞共通的文字媒介──漢字所寫成的漢籍文獻,乃是跨越國境的珍貴文化遺產。
德川博物館即將屆滿五十周年,它是由第13代當主德川圀順(1886-1969)恐水戶德川家歷代守護的六萬件文化財產散逸,因而設立的公益財團法人。目前是在日本內閣府管轄之下的民間文化基金會,主要業務為經營博物館與史跡維護,進行文化財產的修復、保存、公開等活動。遺憾的是,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之後,水戶德川家墓所及朱舜水墓石崩落、石垣遭損,目前正全力修復中。
朱舜水雖身在日本但心繫祖國,然無法歸國而客死異鄉,340年由德川光圀埋葬在德川家墓所之中。東日本大震災後,朱舜水的第十四代族孫,以朱育成先生為代表,朱氏子孫和朱舜水的故鄉──浙江省餘姚的人士,於2011年11月3日前來參拜朱舜水墓。朱舜水的後代前來參拜朱舜水墓,以經睽違了105年。在日本與中國相關的人士得知這件事,遠從日本各地前來,排成了長長的祭拜隊伍,經歷了這個莊嚴肅穆的場景,讓我更加相信朱舜水與德川光圀之間的師生之情衍生至今,兩家子孫對於先祖的崇敬之情依然綿延不絕。
朱舜水代來的明朝知識與文化,傳到了德川光圀身上,他想要走出戰亂的年代,建立起由武士組成的和平石代,不僅將朱舜水教誨的學問活用在實際的政策上,也忠實記錄在光圀所設立的”學問所(彰考館)”(具有類似今日政府智庫的機能)的諸多文獻當中。經過東日本大震災之後,公開這些重要史料,並進行研究,更顯迫切且必要。朱舜水不論是身處和平富庶或是動亂年代的各種險境之中,對於真正的學問熱情絲毫不減,不惜跨越語言與國境的障礙,將這種求學精神傳遞給我們。本人認為這種態度正是身處現代多元社會中,因種種問題而煩惱的現代人,在建構嶄新的價值觀當中足以引起共鳴的精神。在進行博物館的相關活動之中,將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傳遞給未來的世代,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工作。藉由“朱舜水與東亞文明發展”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聯絡網,獲得東亞文化研究最前沿的諸位鼎力襄助,本書得以刊行,使我們跨出重要的第一步。這項文化事業對於德川博物館而言,是從震災當中邁向復興的證明,也是支持我們博物館職員走出震災的最大希望。謹在本書刊行之際,向協助我們的各界人士致以最高的敬意,是為序。(張文聰譯)
公益財團法人 德川博物館
館長 德川真木
2013年2月
凡 例
一、本書是以日本公益財團法人德川博物館於2012年7月11–15日進行“水戶德川家舊載朱舜水關係史料調查”的成果為基礎,選編,解釋而成。
二、本書的標註方式,包括作品名稱、作者、大小、數量等皆依照日本公益財團法人德川博物館藏品編號順序紀載。
三、本書作品大小單位為釐米,以長×寬×高順序標注。
四、年代標注以西元為主,若標注中國、日本年號,則在其後以括號加注西元紀年。
五、本書刊載的作品全為日本公益財團法人德川博物館所藏。圖版的照片版權由該館擁有。
六、圖片若無標明所有者,則皆屬日本公益財團法人德川博物館所有。
七、刊載圖版僅為本館藏品的一部分。圖版編號乃依照本書刊載順序標註,並非與該作品(書籍)的頁數一致。
八、為方便閱讀,已將部分作品名稱及作者的原藏名稱稍作更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