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興慶

SHYU, Shing-ching

緣起


1984年負笈日本九州大學留學以來,承蒙在近世日本對外關係史領域鑽研有成的中村質教授指導,開啟了探究「文化交流」研究的範疇。其間常有機會接觸德川時代以古日文(候文)寫成而難以理解其內容的第一手資料。在閱讀相關研究文獻後,才瞭解相當於中國明、清時期之德川時代鎖國二百六十餘年間,進入日本長崎港進行貿易的「唐船」,引進中國歷代典籍文物不可勝數;同時因明、清戰亂的時代背景,中國許多知識份子紛紛走避東瀛,促使中日之間人、事、物交流頻繁,活絡了中日文化交流,相關的學術研究因此而興,這是筆者探討此一領域的緣起。

真實的第一手文獻,加上精確的解讀,最能還原歷史的真相,因此,著手蒐集相關文獻及解讀工作,遂成為進行「文化交流」的重要基礎研究。而且,「文化交流」不會只侷限於兩國的某時代、某人物、某現象或某事件之間,其歷史脈絡的形成,應有典籍、文學、宗教、人物、音樂、美術及科技等不同領域的全方位發展。就中國文獻典籍在日本之流傳而言,至少自六世紀即已開始。其傳播方式有遣隋使、遣唐使直接攜回日本;有九世紀日本遷都平安京後,以貴族知識份子為核心的發展;有中世紀五山文學時代以禪宗僧侶為主體的交流;更有十六世紀後期德川時代「町人」崛起之後,透過與中國貿易的商業行為管道的接觸。西洋文明進入東亞世界,所謂「近代化」的過程中,以「東洋」與「西洋」的概念作對比的文化交流,呈現了更多元的思維模式及研究方法。因此,理論上「文化交流」的研究範圍,難以限定時代或單一的人、事、物,且實際上個人要作全面性研究,有其窒礙難行的困境。

至今,筆者針對明、清時代東渡日本的隱元(1592-1673)、獨立禪師(1596-1672)、朱舜水(1600-1682)、東皐心越(1639-1695)、魏源(1794-1857)、王韜(1828-1897)、何如璋(1838-1891)、楊守敬(1839-1915)、李春生(1838-1924)、張德彝(1847-1918)、黃遵憲(1848-1905)、康有為(1858-1927)、孫文(1866-1925)、梁啟超(1873-1929)、林獻堂(1881-1956)、戴季陶(1891-1949)等人以及日本近代化的啟蒙思想家德川光圀(1628-1700)、安東省菴(1662-1701)、箕作阮甫(1799-1863)、塩谷宕陰(1809-1867)、橫井小楠(1809-1869)、佐久間象山(1811-1864)、吉田松陰(1830-1859)、福澤諭吉(1835-1901)、高山晉作(1839-1867)、小室信介(1852-1885)、岡倉天心(1863-1913)、德富蘇峰(1863-1957)等人物與日本德川社會至明治、大正、昭和期的中日台文化、思想交流、自他認識的角度切入,作為研究對象,詳細的內容呈現在本網站「專書一覽」中,主要從日本發掘相關新文獻作為研究的基本素材,透過拾遺補闕的文獻分析,藉雙方人物個體的交流現象,從東亞文明的歷史發展與脈絡,還原文化交流的部分實態,敬請批評、指教。至於全方位文化、思想交流的真相如何?其工程浩大,非個人能力所及,離目標的實現還有一段非常遙遠的路程,須借重學界同好攜手合作,以東亞為視野,進行國際學術交流,才能繼續深化及發展此一領域的研究。

明、清時代東渡日本的隱元(1592-1673)

獨立禪師(1596-1672)

朱舜水(1600-1682)

東皐心越(1639-1695)

學術交流的背景與宗旨

  基於文化交流之研究不宜限定國家、時代或單一之人、事、物的想法,本研究室以「東亞」作為人文研究領域。「東亞」一詞含有地域概念的印象,更因時代背景及各個國家的立場等複雜因素,時有爭議,並且有諸多不同的詮釋。我們對「東亞」的概念,避開以「中國中心論」(Sinocentric)為觀點或侷限於某一段時間來詮釋「東亞」地域的立場,希望從研究跨國界的文化交流領域,思考東亞文化圈的異同性及相互影響與傳播。


  近十餘年來,筆者執行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(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)「東亞經典與文化」研究計畫(Program for East Asian Classics and Cultures)、「東亞儒學」(近代日本新學問的形成與傳統儒學思想的轉化,The Formation of Novel Knowledge in Modern Japa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 Thought)研究計畫。2011年8月起,執行同院「日本與韓國研究平台」,2013年11月擔任台灣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,致力於推動人文與社會科學對話的跨領域研究及培養年輕研究人才。此外,筆者執行日本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亞洲文化交流中心「東亞文化資訊之傳遞與受容」跨國整合型計畫(Inter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East Asian Cultures,日本文部科學省學術研究高度化推進事業,2005.04-2010.03)、「東亞文化資料庫之建構及研究據點之成立」(日本文部科學省學術領域創新據點跨國整合型卓越研究計畫,2011.04-2016.03)、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(京都)訪問研究(2011.10-2012.09)及共同研究,並共同執行臺灣大學文學院「跨國界的文化傳釋: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」跨學科研究計畫等活動。2006年起,參與神戶大學海港都市研究中心、韓國海洋大學世界海洋文化研究所(WCMCI,執行韓國政府「HK(Humanity Korea)事業」卓越研究計畫,共同發起「東亞日本研究協議會」,這些計畫的推動,獲得中、日、韓、香港等學者專家的支持與指導,已逐步達到跨校、跨國整合研究、學術交流及年輕人才培育的功效。


  2013年9月開始,臺灣大學文學院開設了「日本研究學程」,同年11月成立了「日本研究中心 」,希望建構台灣與日本之間的學術交流網路。本人接任中國文化大學校長之後,於2019年3月成立日本研究中心 ,舉辦中心開幕典禮暨國際學術論壇以及配合Eurasia Foundation (from Asia)財團講座計畫,舉辦五次全國大學生暨研究生研習營;同年4月成立「東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 」,同年10月與中、日、韓、越十二所大學簽訂學術研究合作協議,並邀請世界各地東亞研究領域之知名學者共同參與國際學術論壇。之後每年舉辦國際學術論壇,2021年開始舉辦東亞學全國研究生研習營「東亞學的跨域與共生」。此外,2022年8月與日本渥美國際交流財團合辦第6屆亞洲未來會議「創造亞洲 迎向未來-大家的問題,大家解決」。今後將在此教學及研究平台的基礎上,結合國、內外學界同好,集思廣益,從培育年青的研究人才,執行國際整合研究計畫的方向發展,繼續深化「東亞學」研究與台灣日本研究的發展。

現任與學歷、經歷

研究計畫

執行中研究計畫
113.8-114.7「中期水戶學」的史觀演化─以立原翠軒與青山延于為探討中心(2/2)

計畫編號: NSTC 113-2410-H-031-001

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・共同研究会「比較のなかの「東アジア」の「近世」―新しい世界史の認識と構想のために―」

(2021.11-2024.10)